身教重于言教的科學家
偉人家風
錢學森1911年出生在上海市,其父錢均夫早年赴日本求學,1911年回國,曾擔任浙江省教育廳廳長。
從小立大志
偉人家風
錢學森從小天資聰穎,悟性極高,3歲時就能背誦百首唐詩、宋詞。母親章蘭娟性格開朗、熱情,心地善良,而且計算能力與記憶力極強,具有很高的數(shù)學天賦。
上小學前,母親在自己家中教錢學森讀書、識字。母親還常常教育他學習要勤力,不能懶惰。這讓錢學森養(yǎng)成了每天早起的好習慣,他不用母親催促,自己按時起床。早飯后,就開始跟母親背誦古詩文。累了,就讀一些兒童讀物。下午,或者畫畫,或者練習毛筆字。每日如此,從不間斷。
母親還常常教給錢學森傳統(tǒng)的中國文化。錢學森最愛聽母親給他講岳飛精忠報國、陸游仗劍去國、杜甫憂國憂民、諸葛亮忠于漢業(yè),為輔佐蜀國“鞠躬盡瘁,死而后已”等故事。每當聽到這些故事時,錢學森都聚精匯神,心里對那些英雄崇敬不已。古人的高風亮節(jié)在錢學森心里,打下了深深的烙印。
如果說母親給錢學森打下了良好的學習基礎,那么父親錢均夫?qū)﹀X學森思想品格的養(yǎng)成則起了至為關鍵的作用,錢學森自己就曾說:“我的第一位老師是我父親。”
一天,5歲的錢學森問父親:“《水滸傳》中的108個英雄,原來是天上的108顆星星下凡的。那人間的大人物、做大事的人,是不是都是天上的星星變的呀?”父親認真想了一下,回答:“《水滸傳》是人們編寫的故事,其實,所有的英雄和大人物都不是天上的星星,他們原本都是普通人,只是他們從小愛學習,有遠大的志向,而且又有決心和毅力,不懼怕困難,所以就做出了驚天動地的大事情?!卞X學森聽后大受鼓舞:“那我也可以做英雄了!”
在父親的教育下,錢學森很小就立下了很大的志向,要做一個有用的人,一個自己向往的大英雄。他不但學習成績好,而且善于思考,做任何事情都喜歡把它做到極致。
1935年,以優(yōu)異成績畢業(yè)于上海交通大學的錢學森決定赴美學習,他渴望以自己的知識來改變祖國貧窮落后的現(xiàn)狀。臨行時,母親特意為他買了《老子》、《莊子》等關于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典籍。母親囑咐他:“熟讀這些書籍,可以對祖國傳統(tǒng)的哲學思想摸到一些頭緒?!蹦赣H和父親一樣,還認為,任何一個民族的特性和人生觀,都具體體現(xiàn)在它的歷史中。因此,精讀史學的人,往往是對祖國感情最深厚、最忠誠于祖國。
告別在即,父親錢均夫從口袋里掏出一張紙,鄭重塞到兒子手里,轉(zhuǎn)身離去。錢學森等到父親的背影消失后,急忙打開紙條,上面寫道:“人,生當有品:如哲、如仁、如義、如智、如忠、如悌、如教。吾兒此次西行,非其夙志,當青春然而歸,燦爛然而返。”寥寥數(shù)言,即成訓導,讓錢學森銘記一生。
在美國留學后,雖然美國方面為錢學森提供了優(yōu)越的工作環(huán)境和物質(zhì)待遇,但身在美國的錢學森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,始終沒有忘記報效祖國的愿望。遠在國內(nèi)的母親每次在給錢學森寫信時,都提醒他要努力學習,好早日回國。錢學森始終把母親的教誨牢記在心頭。多年后,錢學森幾經(jīng)輾轉(zhuǎn),終于回到了祖國,投身于“兩彈一星”的研究,為祖國的航天事業(yè)立下了不朽功勛。
“你不會看嗎?”
錢學森和妻子蔣英在有了兒子錢永剛后,也像父親對待自己那樣嚴格要求兒子。雖然錢家家境優(yōu)渥,但兒子小的時候,還常常穿著帶補丁的褲子,兒子七八歲時,錢學森還要求兒子每天早晚掃兩遍樓前過道。這個習慣,錢永剛一直到現(xiàn)在還保留著。
在兒子錢永剛的記憶里,父母從來沒有給自己上過政治課,也從來不會跟他說你要這樣或者不要那樣,而是用他們做人做事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影響著孩子。
有一次,家里的炊事員很鄭重地對錢永剛說:“你父親是個有學問有文化的人。”錢永剛當時就說:“這還用你說,我當然知道了!”但炊事員接著解釋的話卻讓錢永剛記住了一輩子,“你看你父親每次下來吃飯,都穿得整整齊齊,從來不穿拖鞋、背心。這是他看得起咱、尊重咱!”錢永剛從此也向父親學習,至今保留著吃飯要穿戴整齊的習慣。
錢永剛曾經(jīng)問過母親:“你和爸爸好像從來都沒有管過我們兄妹。”媽媽很溫和地說:“你不是很聰明嗎?你不是會看嗎?”錢永剛一直銘記著此話,也是看著父親母親如何去做,來對照自己的日常行為,檢討自己。
1957年,錢學森回國后的第三年,他因撰寫《工程控制論》,被授予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。這個獎項后來有了更為人熟知的名字——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。錢學森為此拿到了1萬元獎金,在當時,1萬元不是個小數(shù)目,錢學森沒有拿這些錢來改善條件,而是購買了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國家經(jīng)濟建設公債。5年后,他連本帶息拿到約11000元。彼時,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剛創(chuàng)辦,錢學森是近代力學系主任,他把錢捐給學校,希望用于購買教學用品。錢財身外之物,把它運用到有用的地方,這是錢永剛對自己父親最直觀的記憶。
錢學森在家時,有空就看書,受家庭影響,錢永剛自幼也很愛讀書。小學二年級時,識得幾百個漢字的他,天天抱著字典讀小說。家長會上,老師夸錢永剛好讀書,蔣英聽了很高興,回頭給兒子零花錢的時候,總是很痛快,有時甚至還多給一些。“她知道我不會亂花,所有的錢都拿來買書了?!鄙铣踔袝r,適逢暑假,錢學森把錢永剛叫到身邊說,書架上不是有套《十萬個為什么》,咱們定個計劃,玩半天,看半天,每天讀40頁,遇著問題做個記號,空了我給你說說。
錢永剛捧起這套科普書,才發(fā)現(xiàn)不像讀小說輕松,一天讀一、二十個問題,常有不懂的地方,只好硬著頭皮往下讀。
錢學森平日工作繁忙,并不檢查錢永剛的讀書情況。到了周末,才稍有空閑,晚飯后,他往沙發(fā)一坐,問錢永剛書看得如何?!拔亿s快讓他看我做的標記,一個暑假讀下來,加上他的解答,我就感到知道了許多以前不知道的事。這就是他對我讀書的推動“錢永剛說。
時間一久,錢永剛發(fā)現(xiàn),父親給他解答問題時,不像上課老師那樣事無巨細。“每個問題,他就幾句話,把關鍵講好,你自己再去思考。”這讓錢永剛也養(yǎng)成了善于思索的好習慣。
江南錢氏人才濟濟,代有名人。他們的老祖先吳越王錢镠留下的《錢氏家訓》,傳頌至今。其中一條寫道:“利在一身勿謀也,利在天下者必謀之?!?/p>
錢永剛認為,《錢氏家訓》的核心是兩點,一是“要有為”,二是“守底線”?!叭绻靡痪湓拋砀爬ㄎ覀兗业募矣枺菓摼褪恰腥A民族知識分子的歷史擔當’了?!?/p>
“一個好的家風就像春風、春雨,你不覺得它在一件事上對你有多大影響,但隨著時光流去,影響積累,就足以影響一個人的成長。”錢永剛說。
《錢氏家訓》摘選
偉人家風
利在一身勿謀也,利在天下者必謀之。
心術不可得罪于天地,言行皆當無愧于圣賢。
曾子之三省勿忘。程子之中箴宜佩。持躬不可不謹嚴。臨財不可不廉介。
處事不可不決斷。存心不可不寬厚。盡前行者地步窄,向后看者眼界寬。
執(zhí)法如山,守身如玉,愛民如子,去蠹如仇。嚴以馭役,寬以恤民。
上一篇:無